夏天腳部腫脹,這幾招學起來緩解不適!夏天為什么容易出現腳腫? 1、天熱脾虛濕氣重 夏天炎熱,不少人貪食冷飲降溫。但吃太多生冷的食物,就會損傷脾胃,導致脾虛。脾虛就容易讓濕氣停留在體內,加上天熱不愿活動,下肢體液循環差,就增加了腳腫的幾率。 圖源于攝圖網 2、高溫毛細血管充血 天氣熱時,腳部血管處于擴張狀態,毛細血管充血,所以腳部皮膚、皮下及軟組織均呈輕度的腫脹,這個現象跟熱脹冷縮類似。大多數人一到夏天,腳都會比之前浮腫一些。 另外,如果沒得到適當的休息,過度的疲勞就容易導致腳部的血液無法回流,從而更加劇腳部發腫的癥狀。 3、久坐導致 長時間坐著不動,導致人體下肢的血液循環、體液循環受阻,自然發生水腫現象。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,晚上下班時會發現鞋子擠腳。 圖源于攝圖網 4、站立時間過長 人體長時間保持直立狀態,會使身體大量分泌醛固酮,這種激素能調解水分和鹽分的代謝,使腎臟排出水鹽的作用減弱,造成大量水鹽在身體里潴留,使腿腳的水腫加重。 5、過于肥胖 過于肥胖的話,體重就比較重,容易對腿部產生過大的壓迫,從而也容易導致腳部發腫。 圖源于攝圖網 6、疾病因素 很多疾病都會引起腳腫,例如腎臟功能不好的、痛風、風濕的,都容易引起腳酸痛腫脹。此外、心臟病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靜脈曲張、糖尿病等都可能出現腳腫。 7、女性生理期引起 女性經期前骨盆腔充血、子宮變大會壓迫到下肢,影響血液循環,加上夏季氣溫較高,腳部血管充血,就更容易出現腳腫。 夏季緩解腳腫的方法! 1、多運動 腳水腫是因為水分代謝異常導致的,可通過加強運動,促進水分排出。運動時最好選擇高抬腿、彈跳類的運動,避免負重類型的比如舉重,以免加重靜脈曲張而加重腳腫。 圖源于攝圖網 2、睡覺適當抬高腳 在睡覺的時候找一個物體,能將腳適當抬高,把下肢略微抬高,讓腿部充分放松,可達到血液回流的目的,以增進血液循環,有助于減緩腫脹。但是,不宜把腳抬太高,否則長時間頭部的血液倒流,就有可能可能會引發腦溢血。 3、抬腳尖 上班一族如果坐久了感覺腳發麻發脹,但又不能站起來活動,不妨端坐在椅子上,腳跟著地,腳尖向上抬起,這樣重復動作,可以幫助改善腳部循環,緩解腳腫的癥狀。 圖源于攝圖網 4、睡前熱水泡腳 一般來說,大部分的腳腫是由久坐引起的,多為下肢受到壓迫,血液循環不良引起的,而泡腳能刺激局部血液循環,從而緩解腳部水腫。建議每天睡前用40°C的熱水泡20分鐘。 最后,溫馨提示大家,夏天雖然炎熱,但要記得飲食應以清淡為主,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,還要多運動,促進體液循環。 來源 | 一心堂 |